胡骑追杀之日,就是幼女生辰之时,这个时间安排倒是营造出了不一样的气氛。
加上塞外风光,会显得特别的肃杀。
尽管生辰时什么都没有,不过也没见女孩子在哭闹。
这时候如果哭闹会烦死人的。
她再年幼,再不懂事,这时候也知道兹事体大,不是任性的时候。
原文是——幸好他们的坐骑乃是大宛良驹,渐渐把追兵甩在后面。
乱箭起初是雨点一般落下,渐渐由密而疏,偶而有几枝冷箭飞来,亦已是落在他们的马后了。
前面是一条一丈多宽的浅窄溪流,韩紫香虚打一鞭,策马跳过小溪。那匹坐骑忽地前蹄屈地,险些把小女孩摔下马来。
小女孩发出一声尖叫,韩紫香柔声说道:“玉儿,别怕,别怕,爹爹在你身边。那些恶人追不上咱们了。”
坐骑重又跃起,刚好迎上了后面疾驰而来的那匹白马。
小女孩指着父亲叫道:“妈,你看,爹爹,血,血……”
风从龙左臂插着一枝长箭,鲜血从伤口不断流出,染红了他的衣裳。韩紫香这才知道,原来女儿害怕的不是摔跤,她害怕的是爹爹身上流出来的鲜血。
开场的一幕极具动感,一开始是远景,到了马匹屈蹄,把小女孩甩下来时,那就是近景。
母亲是贤良温顺之人,马上安慰女儿。
女儿年龄虽小,却很懂事,她关心的是父亲受伤。
看来这么一受伤,很有可能是失去了亲人,这是戏剧性的套路。
接下来是——风从龙左臂插着一枝长箭,鲜血从伤口不断流出,染红了他的衣裳。
韩紫香这才知道,原来女儿害怕的不是摔跤,她害怕的是爹爹身上流出来的鲜血。
风从龙笑道:“玉儿,你要是害怕,你就闭上眼睛。打仗总免不了流血的,怕什么?”
韩紫香强笑说道:“别怕,别怕。记着你是风大侠的女儿!”
到底是侠义传家,这个时候还不忘教育,好像身家性命都不重要,侠字最重要。
重要到了可以前仆后继的地步。
孩子是生命的传承,活下去就要记得什么是侠,不然就不要做人了。
这一幕开场,萧瑟的风光和紧急的战情,加上一家三口的亲情,以及乐观的心态,最后突出侠义二字。
以景带情,情景交融,最终营造出侠义家风这一项无形资产的品质。
开首的确是品相不俗。
而且如果不是生活在塞外的读者,对塞外风光会有一种隔离感。
对于现代的读者来说,胡骑追赶,虽然看着热闹,却也有一种疏离感。
但是亲情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是一种亲切感。
教育也是每个人都要去接受的,这会带来熟悉感。
可是生命传承的意义,也就是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需要自己去思考的,是属于“我是谁”的心灵哲学范畴。
每个人出来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不过这里风从龙一家无疑是思考成熟,直接给出答案,就是侠义二字。
这会带来新鲜感。
如果经过自我探索路程的读者,看到这里,会产生震撼感。
能整理出答案,是要走多少路,花多少心思,是很不容易的。
同时不是风从龙一个人的答案,而是一家人步调一致,统一的价值观。
这是更难得的。
看到这里会对风从龙一家产生敬意。
人家是有家庭文化的。
不单单企业需要有企业文化,家庭的建立也需要家庭文化,当然有些人根本不会思考这一些。
而拥有家庭文化的人家,责任心是必备的。
这会带来安宁的感觉。
难怪有人说,梁羽生笔下的江湖是那么美,会带来难得的安全感。
其实梁羽生营造的侠士之家,有他们的家庭文化,这跟凑合着过,当然是截然不同的生存价值。
那么接下来如何?敬请继续观赏!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