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郑志东:中国有个段笏咀村(绝境重生)

郑志东:中国有个段笏咀村(绝境重生)

订阅 2023-10-19

​村子虽小,却很出名。

故土情深,从老辈人嘴里王建设知道了生活多年的段笏咀村的一些传说。

段笏咀村历史文化悠久,始建于明初,距今有650多年的历史。清朝康熙《朔州志》残本和1936年重印雍正版《朔州志》记载,1946年以前段笏咀隶属朔州。明朝初年,村子不叫段笏咀,后来村民为了纪念一位战功卓著的段将军,遂将村名改为段笏咀。又据考,村北面是洪涛山的余脉,先东西走向,而后南北走向中断,“断”出一个“笏板”状的地形来。据此,段笏咀村名,又有来自“断笏咀”的谐音一说。1946年朔县将西南部的九姑、丁庄窝、段笏咀等11个村划归神池县。

“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家穷,户困,贫困落后,曾是王建设和许多村民对过去村子的深刻历史记忆……

如今位于神池县县城西北6公里处的段笏咀村,国土总面积9236.6亩,耕地6391.36亩,林地面积2317.24亩,全村193430人,党员19人,村“两委”成员9人。常住户75174人,村民人均收入由20122568元提高到202214322.4元。灵河高速、神岢高速公路就在村边,神朔铁路横贯村中,交通便利。王建设家种的谷子、玉米、小杂粮,也是村里的主要农作物。

凡所过往,常在王建设脑海中闪过。已迎未来,又给王建设眼里无限希望。这些年来,世道恬静,人民温和村里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结合,按规划要求统一风貌整治,保留传统景观风貌的原真性、整体性、多样性,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持续美化亮化绿化、景观化、艺术化、生活化的传统村落完美呈现。土生土长的王建设深爱养育他的家乡,村里的红点点亮点点他如数家珍。2018年,村子被评为全省脱贫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示范村。2020年,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段笏咀村为山西省卫生村;同年,段笏咀村党建主题公园被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忻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评选为“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示范点”。2021年,山西省民政厅和省司法厅确定段笏咀村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同年,在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暨中国乡村智慧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上,段笏咀村被评为全国最美十大乡村之一。

村是靠山,土地是根。即便跌落人生低谷的王建设,仍然庆幸自己是这个村的一个村民。就在大灾大难让王建设一筹莫展,十分犯愁的时候,时任神池县人民政府县长孟宏斌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占录等人来到王建设家中,县、乡领导坐在王建设家的炕沿上,和老王两口子唠家常,解心结。县领导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地告诉王建设,习总书记要在全国抓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让全国很多像老王这样的家庭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并且有好多的惠民政策帮助人们摘掉穷帽子,过上富日子。王建设一听这话,打起了精神,紧紧握住孟县长的手,把自己这些年的困难,和日后怎过的想法和盘托出,陪同县领导一行的东湖乡党委书记田江波详细地把王建设说的都记在了随身装的小本子上,并拍着王建设肩膀鼓励他振作起来,安慰他有了困难,乡政府会帮助解决。让他困境中千万不能一蹶不振死心躺平,精准扶贫的大好环境足以扭转王建设的个人绝境。

王建设从领导们口中第一次听到“精准扶贫”这个名词,似懂非懂,要求甚解。村支书刘震给他从村委会找来一堆报纸让他阅读领会相关精神,以满足王建设无论干甚事总爱根问底的兴趣。王建设从心就爱听个广播爱读个报纸,久而久之竟养成了关心政治的良好习惯。如今听到的,看见的,贴身感受的,使王建设逐渐明白知晓了“精准扶贫”是怎回事儿。

“精准扶贫”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里。2014年1月,中央办公厅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地。同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从而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脱贫攻坚从2013年、2014年开始,中央是2015年底发的文件,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这次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要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咬定青山不放松”“敢教日月换新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历史视角来看,脱贫攻坚是一份史无先例,前无古人的艰巨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终有所成。经过6年的时间,在2020年取得全面胜利,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阳春三月,春风正劲。2017年初春,村支书刘震帮助王建设赊上开春用的6千元化肥、种子、地膜。同年又给他赊回大羊饲养驻村第一书记张伦三番五次来到家里,经常坐在炕头上和老王唠嗑,依据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协助王建设安排一年的脱贫规划。

王建设不笨,县乡村干部从没嫌弃他,而是语重心长地开导他。确实使老王精神上得以解脱失去儿子的沉重压心石,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近几年来一直消沉的他猛然感悟到中央这次精准扶贫活动就是自己扭转绝境的一次绝佳机遇。他心里盘算,自己人老不中用,年龄已大没人待见,国家扶一把,自己万莫错失良机。他暗地里想,必须振奋精神好好努力一把,加上各级干部的精准扶贫包扶助力,再翻个身过个好日子,也是极有可能的好事情。

春光明媚,暖意融村。2018428日是王建设终生难忘得一那天上午,时任忻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义青来到神池县东湖乡段笏咀村开展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神池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孟宏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占录及乡、村干部陪同走访,先后来到王建设、宗建邦、张金书、卢宝明、冀玉生等5户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收入来源,主要致贫原因,并留下慰问金。陈义青询问了解段笏咀村的饮水、道路、乡村建设等情况,要求县乡村领导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把贫困户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叮嘱县乡村干部要高度关注贫困户的生活,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落到实处,鼓励王建设等人克服困难,树立生活信心,利用好各项脱贫政策,把生活好起来。孟宏斌要求乡干部亲自领上张桂萍去医院检查看病,乡领导当场拿出光伏发电和养羊产业帮扶措施,当着王建设等人的面,给他们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建设的特殊遭际,总是引起社会的特别的关注。陈义青在王建设家中走访呆时间最长。当陈义青听到王建设通过外地工作的闺女推销神池的小杂粮和山药粉面,既便民又利己时,直夸他脑子活泛,是个致富好典型。当陈义青看到王建设住在破窑烂院,当场拍板帮助他修缮。她希望王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改善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临走的时候,陈义青又叮嘱张桂萍保养好身体,并留下电话,要她有困难及时联系。同为女性,皆为人母,张桂萍觉得陈义青没半点官架子,问长问缺,还给了她2次,每次500元,共1000元的慰问金,让她购籽春种,让她过年买些吃吃喝喝。

穷在深山有远亲。这几年,在王建设夫妇的记忆中,中国航信在神池县扶贫的挂职副县长宗,一过段笏咀村就给他家拿些米面油。还主动加上张桂萍的微信,让她有困难尽管吭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府副县长杨占录和王建设来来往往,促膝长谈,更是相处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建设每当有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就直言相告杨部长,杨占录总是洗耳恭听,马上照办,迅速解决。杨占录每次慰问王建设后,总是对老王说,“进了城,你就来哇”。王建设常因交下这样实在的几个当官朋友而觉得无比欣慰。

“每天看着阳出来,我就知道我还得活下去。儿子去了阴间,我还得留在阳间。活一天就得受一天阳罪。”王建设说这些话的时候,饱经沧桑的脸上,苦楚笑容却真真切切,忧郁的眼露出一丝希冀。

段芴咀村脱贫攻坚步入了神池全县决战决胜的第一方阵。当时该村象王建设60周岁以上的34贫困户因不具备贷款条件而无法享受光伏项目扶持。驻村第一书记张伦积极向所在单位忻州税务局争取垫资57万元,为60周岁以上贫困户解决了所需资金。这是神池县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2017718日,段笏咀全村户级光伏电站建成投产,从这日起,王建设全村贫困户便开始领到了该扶贫项目的分红款。从那天始,王建设就和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常到段笏咀村委会办公室,观看显示屏里光伏电站运行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比起各家做公益挣工分享受光伏发电支付补贴费的多与少,憧憬着未来的那份美好。

农民是现实主义者,只有见到好处,才肯落实去干。来段笏咀村的各级干部,实事求是真帮实扶,他们针对多数村民手里闲钱不多,投资困难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因村选项,确实缓解了像王建设一样贫困户的投资压力,实实在在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促进他们轻松生产。多件惠民善举确保了王建设等穷人利益的最大化,老百姓人人拍手叫好。

郑志东,1971年生,山西神池人。中国新闻学院毕业。现任神池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80余万字。

李少建原创书画作品,来自网络,侵删

--END--



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手媒体广告虚位以待

精选留言

看过了,登录分享一下感受
或留下意见、建议吧~

想免费发文?点这里